2025年9月19日,中美元首通话前,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称,在中美马德里贸易谈判刚结束、两国元首即将通话之际,特朗普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,叫停价值4亿美元的对台,这一决定犹如一记耳光天天配资网,狠狠扇在了“台独”分裂势力的脸上,赖清德或下不来台。特朗普的这一决定看似突然,实则是中美战略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,更折射出台湾在美国对华战略棋盘中的真实分量。
此次特朗普叫停对台军售的时机颇为耐人寻味。就在日前,中美两国在马德里刚刚结束一轮重要谈判,双方就TikTok问题解决方案、减少投资壁垒、促进经贸合作等达成初步共识。美国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,下一轮会谈将聚焦贸易议题,预计一个月后举行。他还表示,中方对稀土矿物和磁体的出口管制也在此次谈判中被提及,并将成为即将举行的会谈的重点。美方还希望中方扩大采购美国大豆和重启波音客机的订单。在这种背景下,特朗普突然叫停对台售武绝非偶然,而是经过精心算计的战略调整。
回顾特朗普执政以来的对华政策,从发动贸易战、加征关税到实施科技封锁,美方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,反而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,深陷供应链断链危机。今年6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,美国企业的稀土库存仅能维持2-3个月生产,若供应链持续中断,美国工业体系将面临瘫痪的风险。这种局面不仅与特朗普"制造业回流"的竞选承诺尖锐对立,而且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天天配资网,这也迫使华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。
展开剩余59%今年7月《金融时报》、《路透社》等国际媒体曾广泛报道,赖清德计划"过境"美国的行程被特朗普断然拒绝;随后台所谓"防务部门"负责人顾立雄拟与美国防部高官的会晤也遭取消。这些信号已经预示美国对台政策的微妙变化,此次叫停对台军售,正是这种对华政策反思的直接体现,这也彻底暴露了台湾在美国战略棋盘上的真实分量——只是一枚随时可弃的棋子。
深入分析可见,美国调整对台政策存在多重动因:首先,台积电赴美投资以及台湾接受20%关税后,台湾当局的利用价值已经大幅缩水;其次,解放军在台海常态化的战备巡航已实质性压缩美军干预空间;更重要的是,美国商界持续施压,要求结束对华贸易战以恢复企业竞争力。面对这种局面,特朗普政府显然不愿因台湾问题节外生枝,影响更重要的对华经贸谈判。
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最新兵推结果或许最能说明问题。兵推结果显示,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,美军若实施直接的武装干预将遭受毁灭性打击:损失2艘航母、10-20艘主力战舰、数百架战机,士兵伤亡达数千人。更严峻的是,美国本土都可能成为解放军远程导弹的打击目标。一位参与推演的专家直言:"若大陆被迫采取统一行动而美军介入,美国本土就完了。"这种军事评估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"保台"的战略决心,正如一位美国官员私下坦言:"台湾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,也不值得美国为之开战而折断自己的矛头”。
在中美元首通话前,特朗普突然叫停对台售武,揭示出大国博弈的本质规律:当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发生根本性转移时,任何政治势力都无法阻挡理性的回归。赖清德当局的窘境,本质上是"台独"幻想与两岸统一大势碰撞的必然结果。而美国的政策调整则印证了国际关系中的铁律——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从更宏观视角看,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核心敏感点。大陆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,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,不容任何外来干涉。解放军持续强化的战备能力,不仅有效震慑了"台独"分裂势力,也让美国清醒认识到军事干预的巨大风险。与此同时,中国大陆蓬勃发展的经济与科技实力,使得任何试图与中国"脱钩"的行为都变得更像是“慢性自杀”。而对台湾当局来说,将自身安全寄托于外部势力终究是靠不住的。
从金门炮战中美舰仓惶逃往公海,到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与台"断交、废约、撤军"天天配资网,再到今日叫停对台售武,美国对台政策始终服从于其自身的国家利益需要。深谙美国对台政策底线的吕秀莲曾说过,“台独”已大祸临头,指望美国“出兵保台”,就是痴人说梦,不知死活。说到底,台湾的前途与命运终将由14亿中国人民共同来决定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